今天是2024年11月02日,星期六,欢迎您访问j9九游会真人游戏第一品牌业协会官网

行业新闻

城央新生态,穹顶之下的“冶”建高度

信息来源: 中国一冶深圳公司  信息提供日期:2021-09-06   浏览:560

这是一场长达40年的接力。

1981年,在昔日的深圳市中心,以“拓荒牛”姿态挺进特区的中国一冶,成功中标全国第一个公开招投标项目、深圳第一座高楼——国际商业大厦,并在随后的施工建设中首创“五天一层楼”的深圳速度。

2021年,在如今的特区CBD,中国一冶承建的225.8米高的超高层建筑正拔地而起。扼守深圳中轴及东翼,雄踞福田总部经济轴与广深科技走廊的核心交点,担负着“创时代精品、树中冶品牌、展央企形象”责任的深科技城(一期)项目,建设正酣。

 

 

103.2米高的C座塔楼封顶

误差控制10毫米的“绣花功夫”

 

位于闹市区紧临地铁,基坑占地面积约2.65万平方米,最大深度达26.5米,基坑设计为一级基坑,且场地狭小平面协调难度大,地处临界山边垭口地下地质条件复杂,地下水丰富……

项目建设之初,面对复杂的深基坑工程,项目团队便遇到了难啃的硬骨头。

俗话说,基础不牢,地动山摇。深基坑工程是一项非常复杂的系统工程,对人员、材料、设备、管理、技术等方面的要求非常高,更何况对于225.8米超高层建筑的“基础”来说。

2.65万平方米的面积,26.5米的深度,在项目团队人员看来,深基坑作业可不是想象中的那样简单。

由于深圳地处地震带,而项目所在又处于临界山边垭口,场地内地层主要由上覆第四系人工填土层、第四系冲洪积层、第四系残积层组成,下伏基岩为震旦系混合岩,地质条件复杂,在土方开挖时,时常会遇到未风化的石头。因为地处市中心,不允许爆破的方式,也不能使用污染严重的施工用炮机,项目团队便使用静力破碎技术,实现了不产生震动、飞石、噪音的效果,有效解决了土方开挖时的难题。

基坑支护

在深基坑工程施工中,由于项目西侧距离地铁10号线冬瓜岭站及区间隧道最近处仅有31.68米,为了对地铁影响降到最小,项目部从土方开挖到地下室及主体施工期间,必须实现地铁站线结构绝对沉降及水平位移量小于10毫米。

如此大的面积,如此深的深度,如此小的误差,对于项目团队人员来说,每一次施工就如同在刀尖上跳舞,容不得一丁点儿差错。

没有攻不下的山头,没有啃不动的硬骨头。为了确保基坑安全稳定,项目部在安排专人进行定时巡视的同时,还采用精细化监测手段,按照设计要求和监测规范,创新性采用多种针对性措施对基坑开挖的全生命周期进行动态监测,即使是0.1毫米的变动也要监测上报,必要时同设计单位、相关专家沟通,确保基坑开挖安全稳定。

而在拆撑换撑施工中,为了保证整个基坑支护不产生位移,项目部优化原有的施工方案,严格执行“先支、后拆”施工措施,分毫必较,计算好拆换支撑的区域,在保证基坑不变形的前提下,施工监测数据为先导,最大限度科学地为主体施工提供更多的作业面,实现安全与施工进度的最优化。

2020年5月11日,深科技城(一期)项目顺利实现底板封底,在施工全过程中基坑变形稳定,对地铁影响降到最小,周围建筑、管线沉降安全可控,交出了一份满意的答卷。

绿色施工打造的“生态科技绿谷”

进出工地,浑“身”是泥的渣土车在门口的冲洗池前“洗个澡”才能上路;塔吊喷淋形成的水幕,随着吊臂的移动让工地;项目门前,一台电子显示屏上正实时更新着空气质量数据。整个施工现场地面清洁,施工场内整洁有序、忙而不乱,给人耳目一新的感觉。

项目门口的冲洗池

十八大以来,习近平总书记提出要坚定不移走生态优先、绿色发展之路。在深科技城(一期)项目建设过程中,项目部坚持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,通过多项“绿”科技加持,力求让建筑成为“会呼吸的绿色生命体”,通过绿色施工,共同守护深圳“这片绿”。

由于项目地处深圳市CBD东侧福田区彩田路华富街道内,周边紧临街道商铺和居民小区,且位于深圳市中心区域,施工要求高,特别是在扬尘整治和节能环保方面要求严格。

因此,在施工之初,项目部便编制了《绿色施工实施策划书》和《绿色施工管理制度》等一系列专项方案,并设置工地防尘“五大”严规。与此同时,按照深圳市政府对建筑工地的要求,项目部通过施工围挡及外架100%全封闭、出入口及车行道100%硬底化、出入口100%安装冲洗设施、易起尘作业面100%湿法施工、裸露土及易起尘物料100%覆盖、出入口100%安装TSP在线监测设备等举措,实现了施工现场无扬尘、无裸土。

雾炮机正在进行降尘处理

扬尘解决了,大量的喷淋消耗用水怎么办?

由于地处沿海地区,不得开采地下水作为施工用水,于是项目部另辟蹊径,通过建造雨水回收池,用于收集日常雨水和基坑内降水,并采用污水循环利用的方式,将收集到的雨水用于车辆冲洗和水雾喷洒降尘,冲洗车辆过后的水进行二次沉淀过滤后重复再利用,做到节能环保施工。

智慧系统为工地装上“最强大脑”

“刷脸”进出施工区域,实时监测噪音扬尘,VR安全体验,随着智慧城市在工程领域的延伸,深科技城(一期)项目部通过多种科技手段,积极创建“智慧工地”,为工地装上“最强大脑”,让施工管理轻松起来、聪明起来。

“深圳市建筑废弃物智慧监管”系统介绍

通过引入“互联网”理念和技术,项目实现了施工管理人员和工程施工现场的整合。其中,“深圳市建筑废弃物智慧监管”系统是基于泥头车的GPS定位系统,建立电子围栏,通过电子联单对所有的运输建筑废弃物的车辆进行全流程、全天候的智慧监管,实现从源头到运输路线和末端处置的“两点一带”闭环管理,解决了过去长久以来泥土车的管理难问题,也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泥头车所带来的隐患事故。

“智慧工地”系统则是由实名制闸机、塔吊监测、升降机监测设备、用电监测、环境监测、车辆识别、综合网关等一系列智能化设备组成。借助“深圳市建筑废弃物智慧监管”系统及“智慧工地”系统,项目部做到了让工地长出“眼睛”,看得见违章;“耳朵”,听得见噪音;“鼻子”,嗅得到隐患。

“智慧工地”系统对项目作业人员进行监测

针对现场的劳务分包人员,项目部则采取建筑人员实名制和分账制的管理方式,通过“智慧工地”系统对所有进出场的劳务人员进行人脸识别登记,做到实时记录每一位劳务人员的出入,切实保障劳务人员的安全和权益。

除此之外,通过智慧工地的移动端APP,项目管理人员和工人可以实时参加线上安全培训,学习相应的视频课程并考试,提高项目施工人员的安全技能和安全意识。

在项目空旷地区,项目部还设置了VR安全体验区,可以让项目人员在进行安全交底的同时,亲身感受到“临场式”的安全体验。新媒体技术的运用体现在项目施工的多个领域,无论是可视化背后的大数据运用,还是虚拟现实所带来的临场化体验,都是智慧化工地的科技蓝光。

 

历史的接力棒已经传递。

如今的国商大厦,周边楼宇林立,夜晚霓虹环绕,这个深圳曾经的第一高楼,似乎同周边格格不入。可是,同深圳共成长的他,凝聚着一代一冶人心力的他,早已被历史洗去了铅华,如一位睿智的老人,默默注视着这些“后辈”的成长。

立于城央CBD的深科技城(一期)项目,B、C两座塔楼已经封顶,A座塔楼正如火如荼建设。待到来日竣工时,登上225.8米高的A座塔楼,尽揽城市流光溢彩,慢赏繁华与自然共舞,中国一冶也将伴随着深科技城的矗立,在新时代的特区热土上,传续“深圳速度”。

 

中国一冶深圳公司 孙超启

2021年9月4日